道德经网
中国经典文化公益网站

道德经第一章

【原文】

道可道,非常道;名可名,非常名。无,名天地之始;有,名万物之母。故常无,欲以观其妙;常有,欲以观其徼(jiào)。此两者,同出而异名,同谓之玄。玄之又玄,众妙之门。

【译文】

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道,就不是永恒不变的“道”;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的名,就不是永恒不变的“名”。无,是天地的开端,有,是万物的根源。所以,常从“无”中观察天地的奥妙;常从“有”中寻找万物的踪迹。有和无,只不过是同一来源的不同名称罢了。有和无都是幽昧深远的,它们是一切变化的总门。

【解析】

这一章是道的总论,也是全书的总纲。“道”是老子提出的重要哲学理念,是贯穿于《道德经》的思想纽带。主要要求人们遵循自然规律,探索自然规律。

从第一句“道可道,非常道”说明,“道”是非常玄妙幽深,蕴含非常宽泛丰富。从“名可名,非常名”说明,要表述道需要不断去探索、认识、理解、感悟。即使这样做,仍然难以达到对自然规律的全面认识和准确表述。

“道”主要讲的是自然万物,需要人认识、顺从自然,按照万物自然——即天意的标准来尽力做好人间的一切。但是人的认识永远是有限的,对“道”的解释存在局限性,需要不断去探索,才能提高对大自然及其规律的客观认识。而宇宙及其规律是非常博大的,也是永远探索不尽的,“道”中包含的蕴意是哲学,从理学角度探素,是永无止境的。所以要完全表述出这个“道”是很难的。

从人类社会发展史看,对天地(或称为宇宙)的本源的认知是逐步提高的,首先地球是圆的,然后是日心说与地心说之争。再进一步提高到对宇宙客观规律的遵循,科学的研究是对宇宙运行规律的进一步认识、是对天地初始的探索,而不是改变。

老子是在战国时代对自然世界的理解按照当时的认识条件下阐释“道”,现在到了二千多年以后我们现代人也不能完全认识,这就是“非常道”、“非常名”。

从战国时的政治、经济社会看,老李先生提出的对自然界的认识具有辩证思维,从“无”、“有”的对立关系中来寻找对天地、万物的阐述,让人们从对天地、万物的认识中寻找“道”、理解“道”,探索天道自然的法则和规律,并以此来对比当时的社会現实,找到自己的存身之道,“道”在国人的心中远大于其它思想。

宇宙浑然一体是天地的初始,人类开始找不到自然变化的规律,只知“天、地”的博大和自然规律的深奥,是看不见、摸不着的,这可以理解为“无”,如何顺应自然是“名”的一个方面。从“无”到有的转化我们可以这样理解,为什么称为道路,先有道、再有路,路是在自然界上有的,称为路是名称,道路就是符合自然规律的路;为什么称为道理,是顺应自然、符合自然规律的理,称为道理。“道”总是在前、其余的命“名”在后,可见道是无处不在、深入中国人之生活的方方面面的。从“无”——“有”的转化,在战国时代有了农耕工具,是将木料制作成生产、生活工具的;生活中的器皿,是用大自然中选择的土壤烧制的。到了现代,飞机的出现是因为对空气动力学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,空气动力学原本是存在的,而不是人创造出来,是人对宇庙的进一步探索中找到的,是对看不见、摸不着的“道”的一个认知。有是万物的本原,造飞机的材料是人类对大自然的探索中找到的,是这个材料原本就存在的,这就是“有”。

人类需要对宇宙不断认识,才能知道“道”的玄妙。土壤和器皿同出于自然界而称谓是不同,要有器皿必须先知道烧制的方法,而这个方法就是制作器皿的“门径”、进了门才能去谈土壤的选择、器皿的样式,有了这个“门”,才知道自然界万物之间从“无”到“有” 的转化。再比如电和蒸汽机的发明都是探索自然规律的结果,是对自然界的进一步认识,是大自然中从“无”到“有”的转化,这样是一件非常玄妙的事,主要原因为找到合适的方法。

所以学会做任何事要符合自然规律、讲究合理的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效果。

分享到: 更多 (0)

我们专注研究老子《道德经》

联系我们道德经全文